复旦郑耿锋/徐昕Nat. Catal.:CuPd金属间化合物选择性电还原CO转化为乙酸

  • 313
  • A+
电化学还原一氧化碳(CO)已成为一种获得高价值的多碳产品(如醋酸)的潜在途径,但是生产醋酸(以醋酸盐的形式)的活性和选择性仍然比较低,其中醋酸是各种聚合物、溶剂、药品和食品制造过程中常见的化学试剂。

基于此,复旦大学郑耿锋教授和徐昕教授(共同通讯作者)等人报道了一种原子有序的铜-钯金属间化合物(CuPd),其由高密度的CuPd对组成,作为催化位点可丰富表面*CO覆盖,稳定乙烯酮作为关键的醋酸途径中间体并抑制析氢反应,从而显著促进醋酸盐的形成。
在文中,作者首先通过硼氢化钠(NaBH4)化学还原Cu和Pd盐来合成CuPd催化剂,然后在H2气氛中退火,形成原子有序结构。实验测试发现,CuPd催化剂使CO电还原为醋酸盐的法拉第效率(FE)高达70±5%,醋酸盐的偏电流密度高达425 mA cm-2。在膜电极组装条件下,CuPd催化剂在电流密度为500 mA cm-2下,具有500 h稳定的的CO转化为醋酸盐,醋酸盐法拉第效率(FE)稳定在50%左右。
原位光谱研究和密度泛函理论(DFT)计算表明,高密度Cu-Pd对作为催化位点增强了表面*CO的吸附和覆盖率,并稳定了乙烯酮中间体,从而极大的促进了醋酸盐的产生。高醋酸盐选择性可归因于CuPd催化剂中高度有序的Cu-Pd对,利用原位技术进一步揭示了有关催化剂表面的原子尺度信息。
此外,催化剂表面附近的局部微环境也会影响醋酸盐的形成。总之,该研究表明合理有序的活性位点结构可以有效地调整中间体吸附,有利于将CO2转化为具有商用相关性能指标的增值化学品。
Selective CO-to-acetate electroreduction via intermediate adsorption tuning on ordered Cu-Pd sites. Nat. Catal., 2022, DOI: 10.1038/s41929-022-00757-8.

https://doi.org/10.1038/s41929-022-00757-8.


weinxin
我的微信
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

发表评论

目前评论: